审美构型是个体在音乐欣赏中形成的感知和认知方式,而音乐意义获取是个体通过音乐作品所获得的情感、文化和价值等内涵。审美构型对音乐意义获取具有重要影响。个体的审美构型不仅影响其对音乐作品的主观感受和理解,也塑造了其对音乐意义的解读方式。另一方面,音乐意义获取也对审美构型产生影响。个体通过感知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进一步调整和塑造自身的审美构型。这种双向塑造关系丰富了音乐的意义与解读,使音乐成为一个多元、开放的艺术形式。通过研究音乐审美构型与音乐意义获取之间的关系,探讨音乐审美构型与音乐意义获取之间的双向性关系。
纵观历史,滇西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的历史逻辑,即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悠久的同源共祖情感中孕育,在爱国主义情感中得到巩固,在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实现伟大飞跃,在建设美好家园激情中完成完美升华。在这一过程中,情感因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探究滇西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变脉络,阐释其丰富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建设性价值,必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情感支撑。
师范生数字素养是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力量源,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构建研究可以指引和调整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促进师范生数字素养的提升。师范生兼具一般公民、大学生、教师三重身份,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和评价不能直接套用针对在职教师的数字素养框架。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的经验及国内政策文本,构建了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包括:基本数字素养、数字学习素养、数字育人实践素养、自我概念4个维度和15个二级指标,对框架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的内容全面、结构清晰、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和评价工具。
以贵州桐梓县山堡村为样本,沿着“将政党带回来”的“国家-政党-社会”分析范式,从“政党整合社会”视角讨论党建引领度假型乡村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问题。通过为期三年跟踪调研,梳理分析起于县级党组织最终落脚在村党支部的从上至下的“党政服务管理线”治理实践,从中归纳提炼出:县和乡镇党组织向内整合行政力量营造党建引领乡村旅游治理政策环境;实行旅游社区治理“三委”即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负责制;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在度假游客群体中建立党支部;通过政党吸纳社会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四个方面的对“度假型”乡村旅游社区治理具有一般性借鉴意义的政党整合乡村旅游社区治理的经验和可行性路径。
张球是晚唐敦煌文士,敦煌文献中保留他的创作种类丰富,且独赖于藏经洞保存至今。迄今所见抄有张球作品的写本,仅诗歌就存有写卷10件,共72首诗歌,可见在敦煌地区传播广泛。从张球诗歌写本的传播板式、传播方式、传播意识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张球诗歌在敦煌地区的传播情况,分析张球诗歌传播的价值以及传播受阻的因素,以窥写本时代诗歌传播的一些特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提升高校对农企农户的创新扶持的效果,实现农企农户自我创新发展,通过文献与案例研究,探讨高校与农企农户之间的创新扶持内在机理。高校对农企农户的扶持本质是合作创新,存在三重创新扶持循环:高校内部创新扶持循环、农企农户内部创新转化循环、高校与农企农户之间的学习交互循环。高校创新扶持效果取决于三重创新循环的有机叠加与良性运行而扶持问题也基本上是这三种循环出现运行不畅、低效所致。因而高校与农企农户既要理性看待高校扶持,又要从战略高度实施创新扶持,既要创新交互途径与组织形式,深入协调,又要各自完善内部创新管理,重点是以农企农户创新发展需求要求为突破口,建设农企农户内部资源与能力,实现其相对独立的发展,而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它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议题与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孕育、形成并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置身于“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聚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心任务,锚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系统阐释了理想信念对于党员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就其精髓要义而言,其阐发立意高远、系统深刻,既讲清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根本所在,又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方法路径,从而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迎送礼制先秦已有之,西汉继承先秦以来的礼仪制度,自中央至地方有一套完备的迎送礼制体系。悬泉置地处河西交通要道,使者宾客往来频繁,迎送成为驿置的主要功能之一。依照中央礼制,悬泉置为不同身份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车马迎送服务。迎送队伍着装统一,且有乐队相伴,真实再现了汉王朝迎送礼制的基本仪式。汉王朝的迎送礼制成为巩固王朝统治的重要举措,在逐渐演化中形成延续千年的传统礼仪文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认知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精准、主动和科学,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借助大数据技术精确采集个体思想数据,个性化思想教育,助力精准思政;依托算法技术挖掘数据规律,研判预测个人思想异动,助推主动思政;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验检调适改进思政实践活动,助促科学思政。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主动思政和科学思政转向,从方法论上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革新,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科技发展与技术育人的协同推进。
清代是历代以来中央集权统治在云南最为深入的时期,也是云南各地内地化及其导致局部地区生态恶化最为明显的阶段。保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因不断深入的社会开发和持续增长的人口而出现局部破坏。为此,保山地区各层阶级,采取植树造林、治理河道、制定护林保水乡规民约等措施,一定程度遏制了当地的生态破坏,提升了地方应对生态灾害的能力,其间官民朴素的生态理念也有所萌芽。清代保山地区的社会开发和生态治理,既是人与自然互动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也是内地化进程在生态方面的表现。